2012年4月23日星期一

营养液,营养粉还是营养丸?

保健这回事可说是越来越多人热在其中了,
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保健等于不用看医生,生活自由自在
对于父母而言,等于孩子可以一整年都不用请病假,而自己请病假的时候是去玩而不是躺在床上休息
对年轻人来说,等于漂亮,活力,魅力。

所以很多奇奇怪怪的保健食品也登堂入室了。
老实说,奇怪的不是产品本身,而是行销的人。

最常听到的就是,“粉状的营养品比较容易吸收 !”

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,一块石灰石我们肯定吃不下,但是当它被磨成洋灰的时候,用吸的倒是可以吸不少。汽油我们肯定喝不下,但是挥发成气体的时候不知不觉我们也“喝”了不少。
所以这样的说法表面上看来是成立,但是认真思考起来你就会发现实在是胡说八道。

人体吸收食物养分的地方主要小肠,有一些水溶性的营养素则会在胃部或口腔粘膜被吸收,但是分量不大。所有的食物到了胃一般上都要待个半小时以上,这并不代表胃在吸收它。分子比较大的东西如脂肪和蛋白质完全不可能被胃吸收。

如果你吃的是丸状营养品,通常经过半小时都回被变成溶液状了。如果是营养液或营养粉,当然最后的结果也是溶液状。接着这些溶液会送到十二指肠,再来才是小肠,准备被吸收。所以不管你吃的是天仙玉露, 五毒散还是大还丹,到这里都叫食糜了(就是把食物捣烂成溶液状的东西),那么吃下去那一刹那的形态一点都没关系。

所以会说出“粉状的营养品比较容易吸收!”的人,一定对人体毫无认知,或者是他们把人体对营养的吸收看得像植物一样吧?(对植物来说,粉状的肥料的确比块状的肥料好吸收)

其实不单单是这样,我想教大家有关各种营养素为什么要以不同形态包装。

首先是营养丸,
要把产品制成丸状或片剂,技术和成本最高。这样的包装能提供最精准的补充量。如果每一颗片剂的裹衣(Coating)作得很好,甚至可以起到保鲜作用。
一般上营养丸是提供微量的矿物质或维他命。体积可大可小,一般上天然成分的体积比较大,化学合成的则可以弄得很小颗,但是剂量奇高。

再来是营养粉,
刚才那段不是要故意攻击粉状营养品,然而有时候也有必要把营养素做成粉状,那就是巨量的营养素。蛋白质,纤维等巨量的营养素如果做成营养丸,可能太大颗,所以粉状营养可以冲泡成饮料,一下子就吃掉了。
但是它的问题是没有裹衣,所以容易被氧化,不宜购买太多的分量。

至于营养液,
它是生产工序最少的一种。你可能会说那好啊,可以减少营养素的破坏。但是我想它从工厂到你家之前,运输和储藏中的氧化程度,要大过加工程序的破坏了。再加上很难去计算剂量,一般上这样的营养食品我不鼓励使用。
如果这件生产商有高科技的生产厂房,只要用冷冻干燥法就可以完全把水分去除,剩下的粉末制成丸状或营养粉,不管是运输还是储藏都肯定节省很多。至于为什么不做?肯定是因为生产技术太差了。
最后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黑心厂商为了提高售价而掺了水,好让产品看起来很有分量。毕竟,如果100元可以买一小瓶人参粉,或是5公升的人参“精华液”,很多人会选择“精华液”

但是也不是什么营养食品都应该以丸状最佳,比如说乳酸菌。

乳酸菌要起的了作用,它必须是活的。在液态饮料中的乳酸菌其实不好控制,因为饮料的温度对乳酸菌会起着破坏作用。而丸状的乳酸菌在压制片剂的时候,可能会造成乳酸菌的伤亡(它虽然是细菌,但是还是压得死的),所以呢粉状的可说是最好的储藏状态了。

前些日子看到中国用皮革废料制成营养品的胶囊,是在让人心寒,
我想无论是什么样的营养品,还真的应该找一些值得信赖的大品牌,
不然原本为了健康而吃,最后吃出病来,真是得不偿失。

1 条评论:

  1. 不晓得老师对吃的维他命c和打进身体的维他命c有什么看法?就是现在盛行的美白针。。谢谢

    回复删除